腾讯稳坐九游娱乐全球FPS游戏头把交椅 其他游戏大厂为何无法撼动
8月13日,腾讯控股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中,重点提及了两个关键词:AI和游戏。前者是对于未来以及想象空间的投入,而游戏则是实打实的业绩增长,速途网在财报中看到其反复提及新游《三角洲行动》以及《王者荣耀》、《无畏契约》与《和平精英》等长青游戏的收入增长。
其中,《三角洲行动》七月的平均日活用户数突破2000万,居行业日活前五,流水前三。而在上个季度中,《和平精英》用户时长同比增长16%,《三角洲行动》日活跃用户(DAU)当时突破1200万。
值得注意的是,FPS(第一人称射击)品类贡献了腾讯国内游戏收入的45%。这组数字背后,是一个被长期忽视的产业事实——中国游戏产业最成功的全球化品类,既不是MOBA(多人在线战术竞技)也不是二次元,而是曾被业界普遍认为“水土不服”的FPS游戏。
从2007年代理韩国《穿越火线》(CrossFire)至今,腾讯用17年时间完成了一场产业逆袭:它不仅将FPS打造为中国游戏市场增长最快的赛道,更通过《和平精英》《三角洲行动》等自研产品构建起覆盖2亿用户的全球最大射击游戏生态。这场静悄悄的“枪战革命”,正在重塑全球游戏产业的权力格局。
根据Newzoo 2025年全球游戏市场报告,腾讯已占据全球FPS游戏市场37%的份额,超越动视暴雪(22%)和EA(18%)。本篇内容,速途网将带大家看看腾讯FPS游戏的来时路,以及为什么在这一赛道腾讯可以做到“无法撼动”的地位,他们究竟做了哪些事情,又有哪些动作是其他游戏厂商可以借鉴的。本文非投放,可以放心往下观看。
2007年7月10日,腾讯与韩国Smile Gate公司签署代理协议,获得《穿越火线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运营权,这一决策成为腾讯FPS业务的起点。彼时中国网游市场正被《传奇》、《魔兽世界》等MMORPG(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)主导,FPS品类因操作门槛高、付费模式不清晰而被视为小众赛道。但腾讯敏锐洞察到年轻用户对快节奏对抗的需求空白,启动了一场针对性的市场教育。
不同于当时《反恐精英》(CS)的硬核玩法,腾讯将《穿越火线》定位为轻量化竞技游戏:客户端体积控制在500MB以内(仅为同期CS的1/5),最低配置要求降至Intel Pentium 4处理器+集成显卡,这一优化使其能在2008年中国网吧普遍配置的电脑上流畅运行。游戏初始即包含爆破模式(C4炸弹攻防)、团队竞技(限时击杀)、幽灵模式(隐身与反隐身对抗)三大核心玩法,通过简单易懂的规则降低新手门槛,同时保留爆头连杀等爽感设计。
2008年5月,腾讯为《穿越火线》定制WCG(世界电子竞技大赛)专属比赛地图黑色城镇,并推动其成为WCG正式比赛项目。同年7月,在上海举办的WCG中国总决赛中,《穿越火线万观众在线kg(郎帅)的精准狙击操作通过直播平台传遍全国,首次让中国玩家意识到玩游戏也能成为职业。更具战略意义的是10月启动的百城联赛——这一覆盖全国300个城市的草根赛事体系,以周周有比赛,月月有冠军,人人有奖品为口号,将电竞从一线城市下沉至三四线万玩家参与,直接推动《穿越火线月实现同时在线人数突破百万,成为中国首款达到该量级的FPS网游。
截至2011年,《穿越火线亿,最高同时在线亿元以上,占据中国FPS市场75%的份额。这款产品不仅为腾讯带来巨额利润,更积累了宝贵的用户洞察:中国玩家偏好轻度竞技+社交互动的组合,对公平付费(不影响核心数值的外观道具)接受度高,这些经验为后续自研产品指明了方向。
在《穿越火线》持续盈利的同时,腾讯已意识到代理依赖的风险——2010年,韩国开发商Smile Gate因分成比例问题与腾讯产生分歧,一度威胁终止合作。这一事件加速了腾讯自研FPS的战略布局。2011年4月28日,腾讯首款自研FPS作品T-Game开启首次封测,标志着从代理运营向自主研发的转型。
这款由腾讯琳琅天上工作室(后并入天美工作室群)百人团队历时三年开发的产品,采用当时最先进的虚幻3引擎,首次尝试将MMORPG的成长体系融入FPS:玩家可通过完成武器专精战术勋章等任务提升角色能力,同时推出PVE机甲战模式(玩家操控巨型机甲对抗AI),突破传统FPS纯PVP的玩法边界。
测试数据显示,其核心用户留存率达65%,但画面卡顿、操作延迟等技术问题导致次日留存仅42%。腾讯随即启动技术攻坚计划,组织30人优化团队,针对中低端显卡(如NVIDIA GeForce 9400GT)进行专项适配,最终使游戏在最低配置下帧率稳定在30FPS以上。2012年7月,经过15次版本迭代的T-Game正式定名《逆战》公测,首月注册用户突破2000万,验证了自研团队的技术能力。
2014年10月,腾讯互动娱乐事业群进行架构调整,以琳琅天上、卧龙等工作室为基础组建天美工作室群,其中原琳琅天上核心团队组建为J3工作室,专攻FPS品类。这一调整实现了技术资源的集中——J3工作室继承了《逆战》的引擎优化经验、《QQ飞车》的社交系统开发能力,以及《枪神纪》(另一款自研TPS游戏)的美术风格把控,形成技术+玩法+美术的三位一体研发体系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一阶段腾讯已开始移动端布局的前瞻性探索。2013年,J3工作室秘密启动手机端射击操作方案研究,针对触屏特性开发双摇杆+辅助瞄准控制系统,并在《穿越火线》端游中嵌入手游操作模拟模块收集用户数据。经过200多次迭代,最终确定左侧虚拟摇杆控制移动,右侧滑动控制瞄准,点击屏幕射击的操作范式,这一设计后来成为全球移动FPS的行业标准。
2015年成为腾讯FPS手游的“元年”。随着4G网络普及和智能手机性能提升,移动游戏市场规模同比增长87%,腾讯抓住这一机遇,启动端游IP移动化+自研新品创新的双轨策略,迅速占领市场。
《穿越火线:枪战王者》(CF手游) 的推出打响了第一枪。2015年9月,天美J3工作室基于端游IP开发的CF手游开启首测,通过端游数据互通(玩家可将端游等级、部分道具同步至手游)吸引核心用户,同时创新剧情闯关跳跳乐等轻度玩法拓展泛用户。上线万,登顶iOS免费榜,成功将双摇杆操作普及为移动FPS的标配。
更关键的是,CF手游验证了端游IP移动端变现的可行性——其英雄级武器(外观独特、属性微增的付费道具)单月销售额突破2亿元,2016年全年流水达58亿元,成为腾讯移动游戏收入的第三位。
2018年的战术竞技热潮将腾讯FPS手游推向全球化巅峰。当年2月,光子工作室群自研的《绝地求生:刺激战场》(国际版PUBG Mobile)开启测试,这款基于虚幻4引擎开发的手游,仅用4个月就完成了端游核心体验的移动端还原:100人空降、8×8公里地图、物理引擎驱动的弹道模拟,以及HDR实时光照技术。为覆盖广泛设备,团队采用高端机优先适配,低端机逐步优化策略——在iPhone X上实现60FPS+HDR画质,在红米Note 4等千元机上则通过降低贴图精度、简化光影效果保障30FPS流畅运行。
2018年3月,PUBG Mobile在全球105个国家/地区同步上线个国家/地区的iPhone全品类免费榜冠军。海外媒体IGN给予8.7分评价,称其在移动设备上实现了主机级的战术竞技体验。为强化用户粘性,腾讯推出Royale Pass(赛季通行证)系统,通过每周任务引导用户持续活跃,并于同年5月上线Tencent Gaming Buddy模拟器,支持PC端运行手游,形成手机+PC双端协同生态。至2019年底,PUBG Mobile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,日活用户达5000万,年收入15亿美元,其中海外市场占比达45%,成为中国游戏全球化的标杆产品。
2019年10月,天美J3工作室与动视暴雪联合研发的《使命召唤手游》(Call of Duty: Mobile)全球发布,这款融合《使命召唤》系列经典地图(如核弹小镇交叉火力)、角色(普莱斯上尉、肥皂)的手游,上线亿次,次年斩获TGA(The Game Awards)年度最佳移动游戏,截至2024年11月全球下载量突破10亿次,成为腾讯在欧美市场的主力产品。
2019年后,腾讯FPS业务进入从产品输出到标准制定的新阶段,通过自研IP突破、虚幻引擎技术深耕、全球化发行体系完善,构建起多端协同的生态帝国。
自研IP的战略升级体现为从合作开发向独立运营的转型。2024年12月,天美琳琅天上团队(原J3工作室核心成员)历时4年开发的《三角洲行动》开启海外测试,这款基于《三角洲特种部队》IP改编的产品,首次实现腾讯对国际经典IP的自主化运营——开发团队不仅保留原作的拟真军事战术核心,更融入《黑鹰坠落》电影剧情元素,设计烽火地带(搜索-战斗-撤离)与全面战场(跨赛区大规模对抗)双模式,并通过虚幻5引擎构建动态战场系统(天气变化影响能见度、爆炸破坏地形)。
测试数据显示,其Steam同时在线万,跻身平台热玩榜TOP6,海外媒体PCGamesN评价其重新定义了战术射击游戏的画面标准。
在速途网看来,除了虚幻引擎技术的深度应用成为产品竞争力核心,更关键的是,团队打造跨平台美术管线,使PC端与移动端共享80%的美术资源,同时通过性能可伸缩性设计,在iPhone 15上实现光线追踪,在中端机型上则通过层级渲染保障帧率。这种一源多端的开发模式,使《三角洲行动》2025年4月全球上线个国家/地区苹果应用商店免费榜,PC端收入占比达60%,验证了跨端战略的商业价值。
2023年引入国服的《无畏契约》(VALORANT)成为现象级案例,这款由拳头游戏开发、腾讯代理的5V5回合制FPS,凭借角色技能+枪械对抗的创新玩法,全球月活达2800万,位列Twitch平台FPS观看量榜首。腾讯为国服量身打造四大赛道电竞体系:职业联赛(VCT CN)、高校联赛(覆盖300所高校)、网吧赛(与网鱼网咖合作)、平台赛(抖音、B站定制赛事),总奖金池超2000万元。
2024年Q3,《无畏契约》国服季均日活账户数创历史新高,超越《英雄联盟》成为腾讯PC端游收入冠军。
至2025年,腾讯已构建起覆盖全品类、多平台的FPS产品矩阵:战术竞技领域有《和平精英》《PUBG Mobile》,5V5对抗领域有《无畏契约》《穿越火线》,硬核拟真领域有《三角洲行动》《暗区突围》,形成老IP持续造血(CF系列年收入仍超80亿)、新IP开辟增量(《三角洲行动》首年目标流水50亿)的生态闭环。
腾讯FPS的技术优势,源于底层引擎突破-跨端协同-内容生产革新的全链条布局。在引擎技术领域,腾讯已形成对虚幻系列引擎的深度掌控——《三角洲行动》团队针对虚幻5开发了双端高品质一体化生产管线,通过自动化工具链实现PC/移动端美术资源的同步迭代,使场景制作效率提升40%;《逆战·未来》采用虚幻4引擎的大世界流式加载技术,实现64平方公里地图的无缝衔接,加载时间缩短至3秒以内。
腾讯自研的跨平台匹配系统,可根据设备性能(PC/手机/主机)智能划分匹配池,保障竞技公平性——《三角洲行动》PC端玩家仅与PC端匹配,移动端则根据处理器型号(骁龙8 Gen3以上为高端池,以下为中端池)细分。
腾讯混元大模型支撑的轻游梦工坊无代码编辑器,使关卡设计师无需编程即可构建逻辑(如AI敌人巡逻路径),开发效率提升50%;GiiNEX游戏AI引擎能根据文本描述生成2D图像、3D场景,《暗区突围》的废弃工厂场景通过该引擎生成,制作周期从传统的3个月压缩至45天。在游戏体验端,AI同样发挥关键作用:《暗区突围》的AI队友可识别4000种物体并执行复合战术指令(如占据高点侧翼包抄),其行为模式通过职业选手10万局比赛数据训练而成,拟人度达85%。
腾讯FPS的IP运营呈现经典IP长线焕新+新IP差异化突破的战略格局。在经典IP运营上,《穿越火线年上线以来,腾讯通过三年一大更,半年一小更的节奏持续迭代:2013年推出生化狂潮模式(丧尸对抗),DAU提升30%;2018年上线战术攻防玩法(类似《彩虹六号:围攻》),吸引硬核玩家回流;2024年启动代号:CF0计划,将画面升级至虚幻4引擎,同步开发元宇宙社交大厅。这套策略使《穿越火线万同时在线峰值,生命周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(中国端游平均生命周期为5年)。
《穿越火线》构建起 端游+手游+微端+主机版的全平台覆盖,其中手游《穿越火线年九周年庆期间,推出网剧联动版本(同步上线》剧情关卡),推动收入创历史新高。IP衍生更延伸至影视(3D动画《穿越火线亿)、文学(起点中文网同名小说)、潮玩(与泡泡玛特合作盲盒),形成内容-产品-消费的商业闭环。
新IP孵化则采用全球化测试+精准定位策略。《命运扳机》的开发团队通过Steam页面预热(愿望单突破20万)、海外封闭测试(收集5万条玩家反馈),将玩法从传统团队竞技调整为快节奏机甲射击,核心循环压缩至3分钟一局,瞄准碎片化时间用户。这种用户参与式开发模式,使产品未上线即积累核心粉丝,降低市场风险。
腾讯FPS的市场成功,离不开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捕捉。通过用户画像系统(整合游戏行为、社交数据、付费偏好),腾讯发现中国FPS用户呈现三大特征:18-25岁年轻用户占比75%(偏好新鲜玩法)、跨设备使用习惯(日均切换设备2.3次)、社交驱动明显(70%的付费行为源于好友推荐)。基于这些洞察,《三角洲行动》团队将研发重心从移动端优先调整为PC/移动端并重,并强化组队语音社交(内置微信/QQ语音互通),使组队率提升至65%,用户留存率提高20个百分点。
长期内容迭代方面,《和平精英》保持每月一小更,每季一大更节奏,近五年稳居畅销榜前两名;《穿越火线-枪战王者》通过赛季通行证(Royale Pass)系统,将用户月活跃天数从12天提升至18天。赛事运营则针对不同层级用户设计:职业赛事(如CFS世界赛)吸引核心玩家,高校赛(如《无畏契约》高校联赛)培养年轻用户,全民赛(如《三角洲行动》全民突围赛)降低参与门槛,形成金字塔式用户转化路径。
风险控制能力同样关键。腾讯通过动态活动调整维持《暗区突围》用户留存——当数据显示《暗区突围》DAU下降5%时,团队立即推出老玩家回归礼包(专属装备)、AI队友体验优化(增强战术多样性),使流失率迅速收窄至2%。这种多产品协同调整机制,确保腾讯在FPS细分市场的整体份额稳定。
腾讯FPS的生态优势,首先体现在社交链的深度整合。依托微信、QQ两大平台,腾讯构建起游戏-社交-内容的闭环:《逆战》支持QQ快速登录,玩家可一键邀请好友组队;《无畏契约》内置战绩分享功能,自动生成高光时刻短视频(如五杀集锦)并同步至朋友圈;Wegame平台的游戏圈模块,使《穿越火线》玩家可发布攻略、组队信息,月活跃用户超8000万。这种社交赋能,使腾讯FPS游戏的用户获取成本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1/3。
对外,腾讯与动视暴雪、Krafton等头部厂商形成联合开发+全球发行模式——《使命召唤手游》由天美J3工作室主导开发,动视提供IP授权与玩法指导,双方共享全球收入分成。对内,子公司Riot Games的《无畏契约》、天美工作室的《三角洲行动》、光子工作室的《PUBG Mobile》形成产品互补,避免内部竞争。腾讯云更提供底层支撑:全球3200个加速节点保障局内语音延迟400ms,游戏安全系统ACE(累计处理11万款外挂)维护公平竞技环境,这些基础设施使《三角洲行动》海外用户网络卡顿率控制在3%以下。
腾讯FPS业务的崛起,不仅重塑了中国游戏产业格局,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权力转移。在国内市场,腾讯已形成全方位覆盖——根据第三方数据,2024年中国FPS手游收入TOP10中腾讯占8席,PC端游TOP5占4席,留给竞争对手的空间仅剩硬核小众(如网易《永劫无间》)和休闲轻度(如米哈游《绝区零》)细分领域。这种主导地位,使腾讯具备制定行业标准的能力,其双摇杆操作跨端数据互通赛季通行证等设计,已成为全球移动FPS的通用范式。
在国际市场,腾讯正从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升级。天美工作室群自研的MotorNerve角色动画系统(结合Motion Matching与AI学习),已授权给Epic Games用于虚幻引擎插件;轻游梦工坊无代码编辑器对外开放后,帮助中小团队将关卡开发效率提升30倍。这种技术赋能,使中国FPS产业从追随者变为引领者,2024年全球移动FPS市场中,中国研发的产品占比达58%,较2018年提升35个百分点。
未来,腾讯FPS将聚焦三大方向:AIGC内容生产(目标2026年实现场景全自动生成)、跨平台竞技(《三角洲行动》支持PC/主机/移动端跨平台联机)、元宇宙社交(《穿越火线》元宇宙大厅测试中,支持虚拟形象自定义、UGC内容创作)。随着技术壁垒的持续构建,腾讯正将FPS从游戏品类升级为数字娱乐生态,这场始于2007年的枪战革命,仍在改写全球游戏产业的九游游戏未来。
腾讯FPS十七年的发展历程,是中国游戏产业技术追赶-产品创新-全球引领的缩影。从《穿越火线》的代理起步,到《三角洲行动》的自研突破,其成功的核心在于:对用户需求的长期深耕(从满足操作习惯到创造情感连接)、技术投入的战略定力(持续押注引擎、AIGC等底层技术)、生态协同的系统能力(社交链、全球化资源的高效整合)。
在全球游戏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,腾讯FPS的经验证明:唯有以用户为中心,以技术为根基,以生态为壁垒,才能在枪林弹雨的市场中屹立不倒。这场静悄悄的革命,不仅成就了腾讯的商业帝国,更让中国游戏产业在全球FPS领域,第一次拥有了定义规则的话语权。